2018-01-08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研发,蜀都公证处自筹资金专门为司法辅助工作研发的司法辅助平台完成了初步搭建,于2017年11月上线试运行,并于12月20日完成了知识产权登记,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著作权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开展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强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缓解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破解“执行难”等情况,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公证行业预防纠纷特点,提高司法辅助事务工作质量和信息化、规范化水平,蜀都公证处在与金牛区人民法院共同成立“诉讼与公证司法辅助事务部”之初,就决心以“高起点、高水平”的要求,以全新的合作方式,打造一个智能化、集约化、数据化的移动工作软件平台。为此,我处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自主研发了“诉讼与公证司法辅助平台”软件系统,从大数据、智能化的角度,将司法辅助事务部参与调解工作、取证工作、送达工作、保全工作、执行工作的相关流程和内容全部纳入软件系统,置于线上流转,全程监控,全方位信息化管理。
目前,该软件平台已实现了全自动电话呼叫中心、号码自动探测、全自动邮寄送达、自动线路规划、自动提醒、移动办公等功能,突显集约化,充分信息化,使送达工作移动化、智能化。
在功能分类上,该软件平台结合调解、送达、执行、取证等不同类型的工作需求及日常事务需求,进行功能微调,把实用性一一落实到细节,专业团队+智能化作业,大大提高了司法辅助工作效率,做到响应法官更及时、效率更高、流程更便捷。该平台整体依托于政务云,确保所有数据安全、无外泄,并满足多年无故障无损耗存储需求,做到了稳定、安全。
下一步,在法院与公证处的大力支持下,二期研发工作已启动,计划将大数据应用的范围扩大和深入,实现电话送达,并在有法律依据的条件下实现无人值守电话送达;实现全自动、智能邮寄送达,并在有法律依据的条件下实现无人值守邮寄送达;在送达系统的基础上,将信息化的范围扩展到执行、调解、取证、保全的五项司法辅助职能;根据对法院办案流程的分析,结合司法辅助工作智能,从当事人诉前引导节点开始,灵活运用、组合五项智能,为司法辅助工作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